紅星新聞網(記者?行曉藝)5月12日報道?距離成都東客站直線距離約200米的東方新城二期小區門口,幾位拖著行李箱的旅客正在門口擺放的住宿自助登記機上辦理入住手續,亮碼后,通過人臉識別進入小區。這看似"暢通無阻"的入住程序,其實涉及一套由保和街道黨工委指導,社區黨委主導、社區自治、物業協管共同參與的網約房管理新機制,同時以智能化管理系統賦能,共同筑牢社區安全網。
集安全、防疫、養老于一體?智慧平臺共治共贏
由于成華區保和街道勝利社區東方新城二期的特殊地理位置,這里成為了網約房的"聚集地"?,F有2514套房屋,其中網約房約900套、經營住戶552戶,入駐旅客日均1500余人以上,小區網約房管理難、治理難、防疫難等難題日益突出。因此,保和街道于2021年5月引入智治系統,構建了量身打造的勝利社區智慧治理平臺。
該平臺由數據管理、網約房管理、智慧安防、服務發展、組織發動五部分構成,小區三個大門入口處的人臉識別系統打通與四川省公安廳"人臉AI能力層平臺""社采平臺""旅綜平臺"等三大平臺數據關聯,通過"技防+人防"的手段,將小區安全和疫情防控管理全覆蓋,實現小區人員進出情況全登記、體溫測量和亮碼通行"一條龍"服務,網約房入住人員分類管理和可追蹤管理。
除了安全和防疫功能的保障,勝利社區智慧治理平臺還會對重點人群進行關注。例如,小區中的獨居老人會有72小時預警裝置。如果獨居老人超過72小時無進出小區的刷臉紀錄,系統將會預警,網格員會立即上門核查,讓小區內的獨居老人有歸屬感和安全感。
據保和街道勝利社區黨委委員曹娟介紹,系統與警方聯動后,小區治理得到明顯改善,小區有效警情同比下降84.60%,矛盾糾紛同比下降82.10%,安全隱患同比下降80%,群眾治安滿意度上升至95%。
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線上+線下"組合拳暢通治理機制
破解社區治理難題,尤其是智慧安全問題,"勝利樣本"的成功之處在于探索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參與、共建共治、多方受益"的小區治理新路徑。2020年3月4日,由保和街道黨工委委員、政法委員擔任社區第一書記,抽調街道、社區精兵強將,配強勝利社區"兩委",組建了東二網約房治理專班。舒麗,就是治理專班的"元老級"成員,據她回憶:"最開始我們六個人前期就是對網約房數據的摸底和討論,之后就開始商定網約房公約,制定自管會章程,選舉產生網約房經營者自治管理委員會和網約房監督委員會。"截至目前,勝利社區已經升級完善了《網約房治理手冊2.0版本》,規范自治機制,讓小區內的業主、經營者和流動人口有所保障。
高梅是網約房經營者自治管理委員會的副主任,也是東方新城二期的老業主,在小區已經住了十幾年。她對這套治理機制非常贊許:"在這套治理機制挖掘出來之前,我們老業主覺得小區內魚龍混雜的,心里很沒底,但現在這套治理機制推出,再配合智慧平臺的監管,小區內的監控多了,現在投訴和紛爭也少了,入室盜竊幾乎已經沒有發生,大家的幸福感都提高了。"
據悉,保和街道勝利社區"網約房管理系統"已入選全國2021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治理創新案例,這意味著保和基層治理水平的智能化得到肯定。"勝利樣本"讓社區治理有了新的撬動點,為破解社區治理"最后一公里"問題提供了新的路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