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溫州廣電-快點溫州】
又是一年農忙時 永嘉楓林鎮鑊爐村160畝麥田開收
5月4日上午,楓林鎮鑊爐村160畝小麥開鐮收割,預計畝產可達450斤。
五月是農田里最為忙碌的時節之一,楓林鎮鑊爐村的農戶們正搶抓農時收割小麥。據悉,鑊爐村麥浪公園內,半人高的小麥掛滿顆顆飽滿的麥穗隨風晃動,小麥收割機在金黃色的麥浪間來回穿梭,有序收割160畝麥田。據介紹,一臺小麥收割機一天能夠割30畝左右的小麥,過去人工收割,一天只能收獲半畝地。
農戶金學龍拿著麻袋套在機器的小麥出口管上,打下的小麥顆粒一眨眼的工夫就裝滿了六七個麻袋。金學龍共種植了5畝小麥,總產量預計3000斤左右,雖然面積相比去年只增種了一畝,但產量倍增。"今年一畝地起碼450到500斤的收成,去年就300斤,而且品質也不是很好"。收成好、品相好,當然就不愁賣,目前金學龍家的小麥已經有穩定客源,主要提供給制作素面的商戶,價格約為3元一斤。
現場,收割完畢的小麥裝載完成,由農戶自己帶回家中,預計160畝的小麥再過兩天都將收割完成。據悉,這是鑊爐村小麥大面積種植的第一年,小麥收割結束后,這片麥浪公園將種植其他作物作研學旅游基地,到了下一個小麥種植的月份,再重新種回小麥,麥浪公園的美景也將重現。
更多精彩內容
請點擊溫州號"永嘉融媒體中心"
立夏至,甜瓜錯季上市效益高
瑞安農民增收鼓腰包
瑞安閣巷的甜瓜皮薄汁多,香甜濃郁,十分出名。隨著立夏到來,閣巷甜瓜開始錯季上市,既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又鼓了農民的腰包。
在閣巷的溫室大棚里,甜瓜蔓上長著大大小小的果實,甜香四溢。農戶姜榮弟正將一個個成熟的甜瓜采摘到籃筐里,準備送到客戶的手中。
老姜種植甜瓜已經有十多年,由于露天甜瓜都是盛夏時節上市,沒有價格優勢,因此他就尋思著引進新品種,種植了10畝的大棚甜瓜。錯季上市的甜瓜價格不錯。
老姜告訴記者:"現在甜瓜(上市)比較少,價格還是可以的,(批發價)可以賣到六七元。"
據了解,甜瓜是高產量、高價值的產業,目前大棚甜瓜可采摘三四茬,一直持續到盛夏時節。老姜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種植一畝大棚甜瓜可以采摘4000來斤,按照最后一茬的收購價來計算,每畝的收益也是非??捎^的。
近年來,南濱街道因地制宜發展甜瓜種植產業,目前甜瓜種植規模在2300多畝,基本采用大棚種植、錯季上市。今年,南濱街道的甜瓜總產量預計有400余噸。
請點擊溫州號"瑞安融媒體中心"
同吃蠶豆飯 感受傳統習俗
在樂清,立夏節氣有吃蠶豆的習俗。在樂成街道城北水塘山,一群漢服愛好者們齊聚一堂,用蠶豆制作出一道道時令美食,品嘗立夏味道,感受傳統民俗。
今天是農歷立夏節氣,在城北水塘山,漢服愛好者正身著漢服,一邊剝著剛采摘回來的蠶豆,一邊暢聊著兒時立夏的回憶。
漢服愛好者 貓貓:在我們這邊一個習俗就是要吃這個豆子飯,要吃豌豆與這種蠶豆,蠶豆就是這種,也是為了防暑、解毒。
剝好的蠶豆嫩綠飽滿,還帶著股清香,趁著新鮮,大伙用它來燒制美食。不管是簡單的清水煮蠶豆,還是咸香酥脆的五香蠶豆,這會兒都是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零食。
除了蠶豆小零食,立夏面也成了今天的搶手貨。在民間,自古有"入夏面新上天",寓意立夏吃面可強健體魄,為人們帶來好運。
只見灶臺上鐵鍋熱氣騰騰,鮮肉、咸菜、胡蘿卜丁,再加上蠶豆和鮮面條,各色食材交融在一起,色、香、味俱全,看著就十分誘人。
漢服愛好者 婷婷:就是充滿了山野的味道,嘗起來的時候剛好肚子餓了,入口的時候非常順滑、鮮甜。
漢服愛好者 小葉:它的湯里面融入了這種豆子的香氣,留在湯里面特別好喝。
請點擊溫州號"樂清融媒體中心"
來源:快點溫州APP縣域頻道、永嘉融媒體中心、瑞安融媒體中心、樂清融媒體中心
初審編輯:王艷艷
責任編輯:葉紅
審核官:尹舒鴻
主任監制:陳泰漲
監制:吳曉 陳希瑜
總監制:陳振仕
推薦閱讀↓↓↓
本文來自【溫州廣電-快點溫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