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浙江法院推出兩項針對簡單金融借款糾紛案件的便民舉措——智能化"異步審理"及"多案聯審", 打破傳統庭審時間與空間的束縛,為當事人提供全時空在線服務,并大幅提高庭審效率。
針對當事人"想下班后參加庭審"的苦惱,杭州上城法院上線了"異步審理"服務,讓部分當事人可利用碎片化時間參與庭審。在法院建立的智慧庭審平臺上,AI法官助理"小智"可充當"群聊"主持人。只要當事人上線,"小智"便會引導進行答辯、舉證、質證等訴訟環節,其聰明之處還在于能夠總結爭議焦點、預測裁判結果、計算裁判數額,并在法官最終判決后,自動生成裁判文書。
除"異步審理"外,浙江法院還實現了智能化"多案聯審"。在新聞發布會現場,依靠AI輔助,上城法院法官王志30分鐘內同時完成了對10起簡單金融借款糾紛案件的審理。在"小智"的引導下,不同案件當事人同時在智慧庭審平臺上完成身份信息核對,并一同經歷了宣讀法庭紀律、告知權利和義務等庭審程序。
"因為這些案件原告是同一家銀行,案情簡單明晰,智能化多案聯審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節約司法資源。"王志說,"平時法官開庭3小時,至少有1個小時在做重復性工作。""小智"的分身值崗,將法官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能集中精力解決疑難案件。
據了解,"小智"由達摩院人工智能團隊協助一線法官打造,它不僅"能聽會說",還擁有聰慧的"法律大腦",曾學習上億份法律文書,并由法官傳授了豐富的法理知識。通過大量實踐,"小智"形成了較強推理分析能力,能在審理中實時總結可視化"事件鏈",將推理過程和結果全面展現給法官。
2019年,在浙江省高院指導下,全流程輔助判案AI"小智"研發成功并投入應用,目前已適用案件近千件,服務2300多個相關當事人。在法院普遍"案多人少"的背景下,AI助理有望縮短當事人等待周期,提升法官辦案質效。
來源:錢江晚報 ???都市快報
編輯:劉海波? ? 付鑫鑫
責任編輯: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