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重慶市通信管理局組織了2021智博會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媒體探營活動,多家主流媒體就5G+文物修復、5G+車聯網、5G+智慧醫療及5G+工業互聯網等四個領域的5G應用案例,對其應用場景和對行業賦能情況進行了深入報道。
啟動儀式上,重慶市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嚴寒冰介紹,重慶將5G作為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大力建設5G網絡,實現城市重點地區5G網絡全覆蓋,全市每萬人5G基站數為10.05個,高于全國平均值2.9個百分點;積極支持有關企業開展5G應用示范,以融合應用為驅動,以產業培育為核心圍繞產業發展、政府管理、民生服務、公共產品供給和社會治理等重要領域加快構建5G發展生態。當前,正在通過構建"一標桿、一高地、一樞紐",大力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強基賦能三年行動,包括5G應用"揚帆"行動在內的四大專項行動,到2023年努力實現面向垂直行業,民生及信息消費領域打造超過100個以上5G應用標桿,讓5G真正賦能千行百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作為全國首批5G規模組網和應用示范城市,重慶深入按照《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文件要求,搶抓5G發展機遇,積極構建5G發展生態,推動5G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今年5月,為推動5G網絡加快發展,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舉辦了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重慶區域賽決賽于8月30日舉行,共有256個優秀的5G應用案例報名參賽。作為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預熱,9月2日,重慶市通信管理局組織全國多家主流媒體參與5G媒體探營活動,對本次"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重慶區域賽的4個優秀應用示范案例進行采訪報道,感受5G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從2019年開始舉辦5G媒體探營活動以來,已經連續三年展示了10余個重慶5G優秀應用案例,涉及到的行業包括智能制造、智慧倉儲物流、智慧商業和智慧農業、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今年呈現給媒體的4個5G應用示范點,包括了5G+文物修復、5G+車聯網、5G+智慧醫療、5G+工業互聯網。這些示范案例,推動重慶5G應用邁出重要一步。
5G+文物修復:重現文物真實原樣
因為文物的特殊性,博物館中存在大量未展出、殘缺、褪色的珍貴文物,其文化價值傳播大打折扣。同時,伴隨博物館的大量增加,文物的介紹、解說等配套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方式,大量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內涵并未有效的傳達給觀眾。由中國廣電重慶公司推出的5G+文物修復技術,對未展出、殘缺、褪色的文物進行數字渲染、還原,并將海量數字內容放在云端,云端海量的AR視頻內容的傳輸,離不開5G的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AR視頻移動端的平滑呈現又需要峰值速率超過200Mbps的5G大帶寬、低時延能力,恢復文物本來面貌呈獻給觀眾。
該項目首先在重慶大足石刻成功實施,大足石刻歷經1300多年歷史沉淀,不少石刻經歷了戰亂、自然風化等原因出現了破損殘缺,尤其是最珍貴的千手觀音佛像,雖經多次修復,但仍難再現其歷史盛景。通過覆蓋于景區的5G網絡,將手機對著千手觀音佛像修復前原貌識別圖,可用AR技術體驗到千手觀音佛像整個修復過程,將博物館文物展品背后的文化內涵以手持終端+數字內容的形式呈現給觀眾。這種5G+AR增強現實技術同樣可以應用在電影海報、劇照、教學等領域,通過5G網絡將這些數字內容高速實時下載到手持終端,通過AR將鮮活、生動的視覺形象呈現在大眾面前。
在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由中國移動重慶公司支持建設的Robobus(自動駕駛小巴)、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V2X智慧公交/數字公交等多類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車輛在兩江協同創新區核心開放路段上,實現了5G超視距交通態勢感知和無人車自主"脫困",以及5G+北斗網聯隧道無人駕駛場景、無人車的定點接駁等一系列復雜操作。
自重慶兩江新區獲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以來,兩江協同創新區就致力于打造最密集、最復雜、最完整的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應用示范場景,因而項目的總體設計,以希迪智駕智能網聯產品作為C-V2X技術底座,以中國移動重慶公司提出的5G+北斗+V2X三網融合架構作為網絡底座,以5G專網內分化出的中心云控層和邊緣計算層所組建的多層級云邊融合計算架構作為業務底座,實現了云邊協同。云網之上是To G/B/C的具體行業應用,云網之下是車端、路端的具體基礎設施。在項目的整體架構之下,實現了以更低的成本解決了微觀交通層面的行車安全問題和宏觀交通層面的交通效率問題。
目前,項目在商業應用模式上已展開了廣泛的探索。To G方面,主要面向公安,交管等交通相關政府部門,提供基于車輛、車道、關鍵路口、關鍵人物(政要)的交通服務; To B方面,主要面向公交公司、出租公司、重慶本地整車制造、出行服務和自動駕駛公司,提供集車輛管理服務,交通數據訓練中臺,車路協同應用測試床等服務;To C方面,提供在業界首創的5G RCS車路協同消息服務,集成區塊鏈技術的低碳綠色智慧出行服務,實現Robobus、Robotaxi以及V2X智慧公交/數字公交等其他智能網聯公共交通車輛的定點接駁和常態化運營。
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由中國電信重慶公司支持建設的醫療智能影像云平臺為新冠疫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支撐。通過5G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網絡保障,業務驅動云網協同,可以實現影像數據的上傳,診斷報告的回傳,實現影像數據閉環。
通過智能影像云在云端部署肺部疾病智能解決方案,利用AI輔助診斷能力,幫助西南及全國影像醫生加快診療速度,閱片時間節約50%,提高診療精度,自2020年1月落地實施以來,已進行15萬余例肺部篩查,更好地應對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快速打通遠程院間連線,專家醫生可以用電腦、PAD、手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實現遠程會診,能夠快速適應緊急情況下的醫療服務;為一線基層醫療單位提供高質量的遠程醫療體驗,對提升基層醫療水平,提高一線抗疫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
5G+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智慧升級
中國聯通重慶市分公司攜手美利信科技深耕壓鑄領域,生產硬件設備已經達到同行業國內領先水平。
隨著工業和信息化融合的逐步深化,特別是涉及到車間底層大規模數據的采集、交互以及控制,傳統通信技術的速率、可靠性、延時性以及抗干擾能力已經嚴重制約了企業進一步的智能化推進。中國聯通重慶市分公司聯合美利信科技,遵循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規范,在新建高精度壓鑄產品制造車間和升級底層制造裝備的基礎上,基于5G網絡、智能網關、邊緣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AGV等先進設備,打造了基于5G網絡的高精度壓鑄產品制造全過程數據采集與智能物流應用示范工廠。
目前項目一期建設內容已經完成,建設場景包括5G+MEC企業內網、5G+數據采集、5G+AGV智能運輸、立體倉庫等,項目建設完成后,為企業的生產運營提供了有力支持,實現了生產現場關鍵設備數控化率100%、聯網率95%以上,設備綜合利用率提升20%以上,噸鑄件能耗降低10%以上。
據悉,9月15日,重慶市通信管理局還將在重慶舉辦主題為"渝見5G 揚帆遠航"的2021智博會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將匯集政產學研領域領袖和專家代表,圍繞5G所引領的產業變革成效和趨勢,聚焦5G應用,使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動重慶建設成為全國5G發展先導區和示范區。(中國日報重慶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