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國新辦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我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交通保障的相關情況。國家鐵路局局長劉振芳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四縱四橫"高鐵網,同時,"八縱八橫"高鐵網也正在加密形成,高鐵網絡已經覆蓋了全國92%的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
我國鐵路網規模和品質同步發展
據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增投產鐵路里程5.3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新增投產3.1萬公里,復線率59.5%、電化率72.8%,幾項數據均位居世界首位,這表明我國的鐵路網無論在規模還是質量上獲得了快速的提升。同時,運輸服務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升,鐵路運輸安全質量各項指標位居世界前列,客運周轉量、貨運發送量、貨運周轉量等主要運輸經濟指標高居世界第一。
"要致富,先修路",這句名言伴隨了中國40多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中國人對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有著高度統一的思想認知,始終把道路基礎設施放在重要位置,并不斷強化交通網絡建設。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綱要》明確指出,立體化的中國交通網絡將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依托,也是我國邁向交通強國的基礎。我國鐵路網目前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正是全國上下一心,齊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光體現。
我國鐵路網所取得成就不僅體現在規模和質量上,同時,在科技創新上也是碩果累累。此次發布會上也介紹道,我國鐵路總體技術水平已經邁入了世界先進行列,其中,高速、高原、高寒、重載鐵路技術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騰訊等科技公司助力智慧化立體交通體系建設
實際上,不僅是鐵路網,目前,我國在整個交通體系的科技創新日新月異。此前,交通運輸部提出,智慧交通要成為新基建的"主力軍",未來幾年,基于5G、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疊加效應,將帶來交通出行產業的智慧化升級和變革。
隨著新基建的加速,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價值,將會不斷放大,貫穿在建設、運營、管理和服務的各個方面。像騰訊這樣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紛紛投入力量,深入參與我國的交通事業的共建。
目前,行業已經形成共識,即融合了智能、綠色、安全、高效等未來交通核心訴求的智慧交通的發展將是我國的又一個戰略領域。不難判斷,一個以智慧化為標志的立體交通網絡藍圖將在國內快速鋪開。在交通強國的建設過程中,實體產業需要抓住信息技術的機遇,加入智慧化進程。對騰訊這樣的國內互聯網科技公司來說,依托多年來積累下來的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優勢,智慧交通將成為它們融合實體經濟、持續推進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