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8月20日電? (王文娟)全國首家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今天迎來建院三周年。19日,上海金融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紅通報建院三年來的工作情況,截至8月18日,共受理各類金融案件21744件,審結20050件,受理案件總標的額5469.97億元人民幣。
堅持規則引領,提升金融司法核心競爭力
加大對具有規則創設意義案件的審理力度。全國首例證券糾紛示范案件、首例涉債券市場維好協議案件、首例判決信托公司在通道類業務中承擔民事責任案件、首例適用《民法典》判決貸款機構應當明確披露實際利率案件等一批重大、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得到公正高效審理,9起案件分別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全國法院十大商事、行政、執行等典型案例。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吸納上海金融法院裁判規則,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用發揮。
優化涉外金融審判機制。發布"涉外、涉港澳臺金融案件審判指南"及典型案例,與專業院校合作完善外國法查明機制,通過上海高院設立國際金融法律專家名冊,有力提升金融審判專業化、國際化水平。研發涉外庭審智慧傳譯系統,提高涉外金融審判的便捷度和認可度。
積極行使涉外金融案件管轄權。擬定中英文"涉外金融交易爭議解決及法律適用示范條款",通過金融行業協會推廣,上海發行的首單自貿區離岸人民幣債券產品在其募集合同中引入了該條款,讓更多具有示范意義的跨境金融交易糾紛進入我國司法程序,提升我國對國際金融交易規則的解釋權和話語權。越來越多的外地企業和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境外金融機構選擇上海金融法院管轄。
擴大中國金融司法的國際影響力。與2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代表團開展對話交流,在相互交換、共同發布重要金融案件的判決等方面進行合作;在威科先行等國際知名法律信息平臺發布英文版典型案例,上線半年多檢索量就達36萬余次,被境內外用戶下載引用1.1萬次。
堅持制度創新,擦亮中國金融司法名片
主動服務保障國家金融戰略實施,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被世界銀行專家贊揚"有力提升了上海營商環境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程度",并被認為"設立上海金融法院是全球法治的最佳實踐"。
服務保障中央交給上海的各項重大任務。制定《服務保障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建立與涉科創板案件集中管轄相適應的專業化金融審判工作機制;出臺《服務保障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與創新發展的若干舉措》,推動新片區"金融法治創新區"建設;與長三角地區多家中院簽署《長三角金融司法協作共建協議》,組織長三角金融庭長論壇,加強區域金融司法協作,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探索"金融市場案例測試機制",為金融創新業務提供前瞻性規則指引,服務保障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
構建中小投資者司法保護體系,助力資本市場創新發展。在全國首創證券示范判決機制,被最高人民法院寫入全國"兩會"工作報告,取得改革示范效果;全國首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機制規定,審結首例普通代表人訴訟案件,為創建中國特色的集體訴訟模式提供典型樣本;首創"中小投資者保護智慧艙",提供無紙化、一站式、交互型的便捷訴訟服務,成為符合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減流程、減環節、降費用"方法論的實踐樣本。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安全。建立"金融風險防范分析系列報告"年度發布制度,為規范行業發展提供司法參考。打造金融訴訟大數據平臺,與金融監管機構構建共享、共商、共研、共防的協同善治新格局。強化司法建議預警功能,向國務院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等發送15篇司法建議,得到積極采納,其中國務院國資委根據建議發函全國央企要求加強相關業務風險防范,建立風控長效機制。
堅持人民至上,滿足多元金融司法需求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司法改革,優化司法便民利民舉措,參與社會治理。
打造智匯多元解紛系統。創建金融行業全覆蓋的訴調對接機制,推行"示范判決+專業調解+司法確認"全鏈條的糾紛化解模式,打造互聯互通的全線上調解平臺,多元化解金融糾紛1764件,調解金額達516.78億元,為當事人節省上億元訴訟費。深化民事訴訟繁簡分流改革。形成符合金融案件特點的"五分法"繁簡分流多層化解體系,即訴調案件專業調、平行案件集約審、簡單案件快速審、重大案件精品審、普通案件常規審,實現案件分類精準處置。系統集成"網上立案+電子送達+在線庭審+庭審錄音錄像替代庭審記錄+一鍵歸檔"全流程網上辦案功能,提高金融案件審理質效。
構建金融財產執行新模式。在全國首創大宗股票司法協助執行機制,實現大宗股票處置價值、效率和便利程度最大化,獲評上海金融創新獎。與中證登上海分公司建立全國首條查詢凍結專用線路,創新以財產處置為核心的智慧執行系統,執行到位金額超過167億元人民幣,占全市法院執行到位總金額的五分之一。
加快建設智慧金融法院。打造集"智源、智審、智管、智慧法庭"四位一體的專門法院數字化轉型標桿、智能化賦能范例。智助立案系統一站式提供風險評估、業務受理等6項服務,智慧法庭集成互聯網開庭、音字傳譯等7大功能,自主研發的中小投資者保護智慧艙、證券代表人訴訟服務平臺等8個軟件系統獲國家著作權登記。
"新形勢下,我們將弘揚偉大的建黨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飽滿的激情,不斷改革創新,推動上海金融法院高質量發展,為深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司法服務和保障。"趙紅表示。
(責編:王文娟、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文來自【人民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