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今年3月,廣州番禺某公司和員工因勞動合同糾紛相互起訴,327件案件同時涌向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經辦法官從該批系列案中選取4件較有代表性的案件作為首案,力爭以示范訴訟帶動其他案件解決。近日,番禺法院順利調撤了近300件勞動爭議系列案,調撤率高達91%。據悉,這是廣州法院適用示范訴訟機制以來第一批大批量化解的案件,亦為法院繁簡分流改革提供了樣本。
327個案件同時涌向法院
新快報記者從番禺法院獲悉,今年3月份以來,該院陸續收到番禺旭某公司員工的起訴狀,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而番禺旭某公司也以無需支付經濟補償為由,向番禺法院起訴部分員工。據統計,以公司為被告的勞動糾紛系列案有257件,以員工為被告的勞動糾紛系列案有70件,該批案件共計327件。
"該批案件用人單位一致,且案件事實、爭議焦點等基本一致,我們的目標就是促成批量案件‘一攬子’解決。" 經辦法官向丹丹說,"經過前期的摸查,我了解到雙方矛盾并非不可調和,所以就想通過調解來化解糾紛,但因公司與員工訴訟預期目標差距較大,前幾次調解進展緩慢。"
示范訴訟首案判決生效
據了解,今年以來,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大力推行示范訴訟。"示范訴訟"是指法院在處理涉眾型案件的過程中,選取代表性案件予以先期審理和判決,通過發揮示范案例的引領作用,高效處理系列類案的民事訴訟形式。
在調解進入僵局之后,番禺法院嘗試在該批案件中積極探索示范訴訟審判模式。案件審理過程中經辦法官獲悉,涉事公司涉及多宗執行案件,公司資產隨時可能被執行分配,勞動者的訴求可能成為一紙空文。為有效化解糾紛,經辦法官從該批327件系列案中選取4件較有代表性的案件作為首案先行先試。
4件案件經過審查證據、梳理爭議、查明事實,最終判決公司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判決送達雙方當事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首案判決生效。示范訴訟審判模式的探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系列案成功調撤298件
在4件首案的示范效應影響下,經辦法官再次做起雙方當事人的工作。一方面,從情感因素方面切入,向公司闡明勞動者的不易,公司給予適當補償的合理性等。另一方面,向勞動者說明公司目前的資產現狀及經營困境,希望勞動者配合并適當讓步。
"有了示范案件判決在前,當事人對判決結果其實就有了一定的預判。"其中一名員工稱,"再次調解的時候,雙方的預期也更接近了。"
因該批系列案數量大、涉及人員多,且發生在廣州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經辦法官借助智慧法院線上庭審平臺,同時組建微信群與勞動者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協商調解方案。此外,公司也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協商解決爭議。
今年6月至7月,雙方陸續達成調解協議。其中,287件案完成線上遠程調解,另有部分公告案公司也向法院申請撤訴。最后,該批327件系列案成功調撤298件,調撤率高達91%。
記者黃嘉豐 通訊員謝君源 倪麗珠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