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的2021中國報業創新發展大會在成都召開。會上宣讀《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公布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的通知》并頒發證書。大會同期舉辦了"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展",采用線上線下結合、觸屏體驗、現場講解等方式,對60家入選案例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展示。"每經AI戰略項目"獲評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
2020年,每經將人工智能運用于財經媒體生產,研發財經機器人寫稿,啟動每經AI戰略。一年時間,通過技術賦能,每經在生產力、傳播力、影響力方面形成全面提升,生產AI稿件近11萬條,總閱讀量約1.2億。每經AI,已經成為沖刺中國第一財經媒體的重要抓手。
自主創新 用AI技術助推媒體智能化迭代
每經AI媒體系統于2020年5月上線,目前已形成AI采編生產線、AI快訊、AI主播為主要骨架的系列產品,對采編生產鏈條全覆蓋,對上市公司全覆蓋,對文字、音視頻等產品形態全覆蓋。
一是全面提高新聞生產效率。AI采編生產線通過爬蟲、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已經形成新聞線索實時監控、自動寫作、秒級生成等完整生產鏈,將傳統人力編輯一篇稿件20分鐘縮短到"1秒機器寫作+50秒審核",生產力從每天生產稿件約150篇,提升至每天生產400~500篇,發稿規模同比倍增,新聞生產效率實現飛躍。
二是全面擴大新聞覆蓋面。每經目前已對A股逾4000家上市公司公告信息全覆蓋,將上市公司信息覆蓋面擴大了近10倍,全天候自動監控新聞線索。通過AI快訊,第一時間精準報道上市公司信息,真正實現了對中國上市公司的全面影響。目前AI稿件已生產近11萬條,總閱讀量合計約1.2億,單篇快訊全網閱讀峰值達40萬,成為不可忽視的新型新聞產品。
三是全面重塑生產力結構。每經AI產品由一把手抓總推動,技術與采編團隊先后投入近30人參與設計研發,上線后內容生產全程全員使用,形成全效轉型。
基于每經AI新聞為數據源,每經打造了每經AI智能采編系統,AI智能采編系統集成了"智能線索系統""文本分析及詞頻統計系統""智能制圖系統"等工具化產品,并對全網已發布的新聞進行結構化處理,按照財經新聞的寫作邏輯,實現"AI輔助寫稿"。每經AI智能采編系統將記者、編輯從新聞數據檢索和新聞線索監控的繁瑣工作中解放,從而能集中精力做好深度稿件、現場新聞和資源拓展等更具創造性的工作,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流程優化和平臺再造。
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觸合創新案例評審專家委員對"每經AI戰略項目"點評稱:本案例是紙媒利用AI實現財經內容生產的有益探索。通過將AI技術與媒體發展緊密融合,實現新聞生產全鏈條,視頻、音頻、圖片新聞全手段,A股、港股和優質中概股公司信息全覆蓋,新聞數據檢索和新聞線索監控全天候,實現以技術助力打造世界級財經"四全"媒體。
從2020到2021 實現從優勢傳媒到智媒科技公司的跨越
未來,每經AI將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圍繞財經新聞、價值資訊和投資數據,融合機器寫稿、算法推薦、虛擬主播等技術,同時發揮每經傳媒在資本市場的專業優勢、品牌優勢、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搭建7×24小時中國核心原創財經資訊聚合平臺、中國首款Al大數據定制投資平臺、每經AI自有數據庫、AI電視臺,最終形成新版每經智能APP。
一是建立7×24小時中國核心原創財經資訊聚合平臺。通過對各大交易所等發布的公開信息、數據進行挖掘、整理,打造包括融資融券、裁判文書、盤中異動等30多類的AI新聞產品,形成對港股和中概股的AI快訊,實現對所有中國優質上市公司動態資訊的全覆蓋。在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通過用戶行為分析、信息傳播路徑優化,重點打造每經24小時、公司24小時兩大核心產品,最終以文字+視頻模式,全天候覆蓋各類原創財經新聞和上市公司資訊。
二是建設中國首款Al大數據定制投資平臺,面向中國上億股票和基金投資者,實現千人千面的私人投資定制服務,在精準推送個性化的股票和基金資訊的同時,提供智能化的投資工具產品輔助決策。
三是建立完善自有AI數據庫。進行關鍵數據、數字、信息的抽取,多維度分析,形成網格化數據庫,以大數據為支撐助力采編內容生產,高效包裝出有邏輯演繹、有配合智能圖表的深度AI稿件。
四是建設AI電視臺。通過AI技術實現財經短視頻的智能自動生產,基于每經員工的真實形象和聲音打造每經AI主播。通過可視化表達,生動形象地播報財經視頻新聞、資訊,實現每經全平臺的7×24小時不間斷直播,持續性形成傳播影響,做大做強主流聲音。
每日經濟新聞